top of page
搜尋

是藥三分毒?以毒攻毒?⁣


⁣相信大家都聽過「是藥三分毒」,咁究竟嗰三分「毒」喺邊呢?⁣

中醫理論的「毒」,是指有偏性、能對身體造成損害的東西 —— 但亦正因為這棵草、這塊礦石帶有偏性(寒的/涼的/熱的/溫的),所以我們把這「毒」吃進去後,它可以把我們身體的毒(偏性)糾正過來、減輕體內的毒對我們造成的損害 —— 這就是大家口中的「以毒攻毒」了。⁣

藥典中有些藥標明「有大毒」,代表它的偏性比較強、能用以調整我們身體比較嚴重的偏差/治療重病,但用得不對就會GG(對身體構成損害)。例如含有令人聞風喪膽的烏頭鹼的川烏,它是小活絡丹的主藥,能治中風後的手腳麻木不仁、關節屈伸不利,但不當使用會導致烏頭鹼中毒,出現口部及四肢麻痺、噁心嘔吐、四肢無力、呼吸困難及心律紊亂。⁣

那沒有標示「有毒」的藥就可以隨便食了?答案是:不要亂吃藥。⁣

能入藥、會被當成藥材使用的藥物,既然能治好你的病,就代表它有偏性。⁣

⁣人參(甘、微苦,微溫),明明是沒有毒的,但長期服用或大量濫用,卻又會導致人參中毒!輕者頭痛、失眠、煩躁、易怒;重者呼吸急促、心動過緩、抽搐、出血,甚至暴毙。⁣

所以說「是藥三分毒」,你們不要亂買藥吃了!⁣


撰文:李亦寧中醫師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